广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忆录摘编(二)-z6尊龙app官方网站

广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忆录摘编(二)-z6尊龙app官方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z6尊龙app官方网站  >  西大荣光  >  正文

广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忆录摘编(二)

来源:     文字作者:    图片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21    阅读数:

字体: [ ]

导语:

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展现自己的青春风采。从2013年起,广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仿佛开始了一场持久的接力,扎根富川、那坡,进行一届又一届支教服务工作。支教路上,一届届志愿者们传递着爱的火种,用教学成果推进这场教育扶贫的实践,时刻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最美的年华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当支教告一段落,广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忆起自己为支教对象带来的改变与成长,心中无比自豪,他们用温情笔墨记录了支教工作中的付出与收获、艰辛与喜悦、幸福与感动。

富川支教记忆|周奕彤:支教是一次青春和热血的选择

 

周奕彤,女,汉族,中共党员,广西南宁人,现为广西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曾任广西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兼办公室主任。在校期间曾获广西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称号;曾参与乐富小学支教、泰国川登喜大学中泰文化交流项目、桂台暑期联合社会实践等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支教期间任富川二中初一(9)班数学老师,初一(6)班、(7)班历史老师,井山小学三年级英语老师。所在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荣获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奖、2020年“贺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体”;个人在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质量监控中成绩优异;《平行线》获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贺州市中小学课程录制作品评比“初中数学”学科二等奖;《分式的乘除法》获富川二中2020年春季学期校内公开课评比一等奖;获富川县2020年春季学期全县初中数学学区竞赛“优秀辅导员”称号。

故事的开始被写在盛夏的序里

毕业离别之言已经把夏天注得盈满,七月底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培训,让我们把满腔热血豪情塞进了行囊。于是,我们哼唱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扬起青春的脸庞,马不停蹄,前往各自的服务地,开始撰写属于自己的一篇,从夏天到夏天的支教记叙文。

这个选择不是没有质疑的,有人说:“干这一年,不值得。”也有人说:“这一年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但我一直坚定地认为,选择的意义和结果,只有经历和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支教这件事,并不是我毕业的一时兴起。大一的时候我参加了头雁班,开班第一课上,左向蕾老师和我们说起了广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事迹,这对于初入大学的我来说,是动容的、震撼的。于是我从大一就开始加入社团,报名义务家教,参与小学支教。我用了四年的时间为一场为期一年的支教做足了准备。支教,是我为自己准备的一场毕业典礼,是给自己的成全。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抵达富川后,意识到自己的身躯不自觉地背负着沉甸甸的使命,我脚下的步伐更坚定,心中的信念更明确。我自知渺小,内心深处却发出兴奋的呐喊: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想带你们看浩瀚宇宙

赤日炎炎,热情滚滚。八月的实习,我们三个女生被安排在青少年之家,和立新易地扶贫安置小区的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儿童们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在和其他志愿者的合作下,我们制定了一套专属这群儿童们的暑期课堂。

当负责编课程表的同事问我,想教什么课的时候,我脑子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不是语数英这样的主课,而是“自然科学”“跆拳道”这样的兴趣课。这群孩子都处于好奇心极速膨胀,对新鲜事物都有无穷兴趣的阶段。我想带他们走进自然,探索宇宙,感受大千世界。于是,我除了当英语老师之外,还是科学老师和体育老师。

“人类能不能利用黑洞进行时间旅行?”“为什么我们总是能先看到闪电才听到雷声?”“植物到底会不会呼吸呢?”我一共设计了五门自然科学课堂,利用小朋友们常见的生活例子,或者感兴趣的话题引发思考。从开始时四五个人报名,到最后整个教室挤满了人,自然科学课堂逐渐成为了热门课堂。一个个充满疑惑和渴求知识的眼睛望向我的那一刻,很希望自己能够把毕生所见、所学都毫无保留的教予他们。

“扎马步”“打直拳”“单手刀”……我利用我学习了四年的跆拳道经验,给小朋友们教了跆拳道的入门内容。出乎意料的是,三分之二的小朋友们都报名了这门兴趣课,看到他们小小的身躯都在认认真真地打拳,扎马步,就算汗水滴落也还在坚持,我的内心十分感动。安排跆拳道课的目的并不是指望他们能够学得多厉害,而是希望跆拳道精神——“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能够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

突然想起很喜欢的一首歌《给小孩》,歌里唱到:“每个小孩都是一道光,每个小孩都是一个小太阳,给小孩远洋的帆,给小孩勇气的桨,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明亮。”报名参加青少年之家暑期班的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们见到的、接触到的东西比较局限,作为青年,应该带他们一起奔赴那个共同描绘的未来。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在来支教之前,我一直以为英语同语文、数学一样,已成为小学的主要课程。直到这里小学老师的一番话:“如果你们不来,他们就没有英语老师了。”这才彻底让我幡然醒悟,原来英语还是教育扶贫的一大难点。英语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新科目,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语言,他们既激动又害怕。

由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初中的授课,所以井山小学的英语只能够每周安排一节课,一节课大概一个半小时。这一个半小时的英语课程显得尤为珍贵。为了让他们打好基础,激发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在备课的时候会注意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精心备课,通过设置英语游戏环节强化记忆。每次游戏环节,他们都非常兴奋,不羞于表达,积极参与其中。

经过一年的英语教学,孩子们不再把二十六个字母和拼音的读法混淆,甚至能够把中文句子准确地翻译成英文,并流畅地读出来;看图就能够说出对应的英文短语……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看到孩子们这么热爱英语,这么努力学习,我既开心又遗憾——开心的是一齐前行,遗憾的是时间太短。

除了英语教学,支教团还会定期开展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我最喜欢在策划活动环节出“鬼点子”了,这时候只需要把我想象成小学生,想象我会喜欢玩什么,活动就朝着那个方向设计。每次我们开展活动,小朋友都会兴高采烈地对我们“穷追不舍”,生怕错过一点内容。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每次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认真的模样。活动开展的时候,我主要负责摄影和撰写文案,所以我会更细致地观察到小朋友们的一些令人感动的行为和语言。

小朋友们会格外珍惜我们带去的每一份小礼品、活动道具。在拿之前,他们会用力地把手搓一搓,再放到两侧的衣服上擦一擦,最后满心欢喜地接过礼品和道具。完成活动之后,他们会用自己带来的装饭盒的塑料袋,小心翼翼地把礼品包装好,笑眯眯地收到自己的书包中。在得到我们的奖励或者表扬的时候,小朋友们总会提高自己的音量,大声地说:“谢谢老师!”这时候我总会有非常矛盾的想法:希望他们快些长大,可以保护自己;又希望他们可以不要长大这么快,永远保留自己那份单纯和质朴。

我想成为你们的“有可能”

在初中,我本来想报名教英语或者是物理科目,但接到的任务数学科目,奇妙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正式上课前,我询问了几位学生:“你们小学最怕哪门课?”最后得到的一致回答是:“数学。”我的担心越来越强烈。

为了能够让学生们以最轻松、快速的方式接受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我放弃了阅读厚重的“教师指导用书”,转头上网搜索近三年来的优质公开课视频,以及一些自媒体制作的教学动画。

在备课过程中,我一直在反复咀嚼、消化各种类型的教学方式,不断想象我正式上课时的场景,既紧张又兴奋。在第一节课上,我发现大家对我的教学方式适应得不错,这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了信心。

除了认真地备课之外,我隔三差五地跑去其他班听不同老师的数学课,学习教学经验,及时总结、弥补。我和学生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把草稿本和笔拿出来——练!”数学说到底是比谁练得熟,吃得透,所以我每天都让学生保持至少半个小时的练习时间。

为了不让他们感觉自己是一个人在努力,我会经常跑到教室陪他们一起自习,让他们清楚:遇到不会的不要怕,老师就在你身边,有需要就过来找我。此后,每当我出现,他们就追着问数学题。

班上总有几个学生特别努力,他们午休和下课的时间基本都是写作业、背书。我经常问他们:“想不想和老师读同一个大学,当我的校友?”“想不想冲进年级前50名?”“有没有信心考个好成绩?”然而,他们的回答都是:“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我心里清楚,他们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自卑,缺少鼓励和表现的机会。于是我每次都接上这句话:“有什么不可能,凭什么不相信自己,那你相信我,我让这一切都有可能。”以后的晚会表演、学习考试,我只要遇到机会就陪着他们一起努力。有同事问我:“周老师,你就这么不舍得他们吗?”我的想法很简单:在这短短一年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们,不论从生活,还是从学习上。世界很精彩,我是真的希望他们都能走出去。

下学期,由于疫情原因,让课程变得紧密起来。除了199班数学授课任务外,还要跨科目担任两个班的历史老师。这对我来说无异于一个巨大的挑战。于是,我利用疫情停课期间,琢磨了一套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喜欢历史,并且能够记住内容。我和两个班的学生都说过:“老师和你们一样,历史也不是特别拔尖。所以你们要相信自己,老师怎么学,你们就怎么学,老师学得怎么样,你们就可以学得怎么样。我陪你们一起学历史。”

为了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形象,我上课或者复习的时候,尽量不看提纲与课件,让学生跟着我的思路进行记忆,因此末复习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能够按照我的方式捋顺一学期的历史知识点,这是他们学习方式的成长,也是我的成长。

因为热爱,所以义无反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欣慰的是,我所任数学老师的班级,两个学期的考试均以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夺得同类班级第一名,这让很多学生看到自己优秀的那一面。

而我半路接手的两个班级的历史科目,也以突出成绩分别夺得同类班级的第一、第二名。师生之间也许就是共情的,他们看得到我的真心,我也读得懂他们的努力。也许,支教就是这么简单,一年的汗水和眼泪都被累累硕果覆盖,留下的都是依依惜别的身影。

支教结束前,我一直不敢想象离别的场景——以沉默,以眼泪,亦或以微笑……我想说的话都留在富川的星空里了,每一颗星星都是我的一句不舍。我何其幸运能够遇到四位相互扶持、协同前行的团友们;何其欣喜能够教到这么多可爱的学生们;何其感动能够得到这么多领导、老师、前辈们的帮助。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支教的一年,时间很短,过程很满,结果很值。一年的经历让我成长、感恩。我学会了保持“充电”,永不止步;读懂了奉献和付出的意义和价值;坚定了走往未来的方向。虽然支教已告一段落,但是志愿精神会一直在我心里,我会把它应用到以后的工作、学习当中。

我们约定,各自努力,和更好的彼此再相遇。



那坡支教记忆|郁文丹愿作莹莹微光,照亮小小书桌

郁文丹,女,中共党员,广西河池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届毕业生,中国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第二十一届成员,现服务于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大学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专业奖学金”等荣誉,并获“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学生干部”及“优秀毕业生”等称号;支教期间,所在广西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届“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奖、2019年度百色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个人获2019年度“百色市优秀青年志愿者”。

在西部热土点燃青春梦想

时代的号召,指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踏入西部的土地,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去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去做一件满怀真心和真情的事情。

2019年7月,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我有幸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赴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

从南宁到那坡,从繁华热闹的城市,走进炊烟袅袅的乡村。一路上,车窗外逐渐高耸的群山,零星散布的村庄,才让我意识到,这是通往山区的路,也是我往后播撒希望的支教之路。

根据学校安排,我被分到了初一年级担任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同时兼任一个班的副班主任。由于班上学生都来自各乡镇里的农村小学,初中前没接受过基础英语教学,所以孩子们对于英语的认知几乎为零。针对此种情况,开学初,我在班里划分了英语互助兴趣小组。利用每天晚自习前的晚读时间,为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补习功课。同时为提升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创办首个“英语角”,每天晨光熹微之时,孩子们“crazy english”的读书声就伴随着阳光一同撒满整个校园。261天,两百余小时,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经过不懈地努力,在每学期英语学科的期末考试中,我所带的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及格率都位列平行班级第一、第二名。

我也是受教育者

初任副班主任时,我心里咯噔一下,“我会搞砸这份工作吗?会不会辜负了学校的期望?这群‘小霸王’我能管好吗?”一连串的疑问浮现在脑中。不出所料,开学的第一个月班级里就出现了抽烟、打架、早恋、上课玩手机等一系列问题。那个月末的班会课上是我来到民中后的第一次“黑脸”。此后,班会与课下时间,我的办公室就成了部分学生的“常驻之地”。这些“问题生”大多与留守家庭和缺乏父母关爱的现状有关。我利用本科心理学的专业优势,通过心理疏导、积极情绪体验和代币制使孩子们在日常学习中体验学校生活的幸福感,更好地塑造积极的心理和人格。渐渐地,孩子们已经适应新的管理方式,班里秩序井然。彼时,我内心充满着胜利的喜悦——既为孩子们新的进步而高兴,也为自己能学以致用而快乐。

从开始教学工作以来,我很享受和孩子们度过的每一天:享受每天早晨听着他们的朗朗书声;享受看着他们在操场上奔跑嬉戏;享受他们对我可爱的“恶作剧”,和我对他们善意的“小玩笑”;享受他们一张张吐露心声的小纸条……支教一年,自教一生,我们给孩子们带来知识与希望,同时让自己的思想与人格得到了提升。由一个人自己生活,到带领一群孩子学习;由只对自己负责,到对一个班的学生负责;从中学会了担负责任,学会了坚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愿是一只小小的萤火虫,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孩子们求知的路。


播撒希望的种子


还记得,开学第一课上,很多学生告诉我:“老师,我未来的梦想是可以随意玩手机和打游戏!”我心里难过又无力。此后,我跟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大学时光,通过视频和课件让孩子们“云游”广西大学图书馆、荷花池边和碧云湖畔,细数学校里十几个大小食堂的美味佳肴……渐渐地,奇迹发生了,很多孩子悄悄的告诉我:“老师,我要考大学!我也要考西大,去看看你所说的那个精彩世界!”那一刻,我想到了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支教工作正是在每个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种下多少美好的种子,未来就会结下多少美好的果实。教学一定不止于输灌各种知识和技巧,它更接近于一个人精神的内核,影响着那份美好、善良、忠诚和勇敢,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我的责任就是用心发现孩子们的唯一性和可能性,为他们的成长铺平道路,让其创造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让爱的力量传递下去

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还积极投身于扶贫行动中。2019年7月起,我们利用寒暑假期及周末到各乡镇小学及村部开展“七彩假期•情暖童心”活动,给贫困村留守儿童们进行学龄前卫生健康教育,同时在当地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入户了解孩子们学习和生活情况,建立长期助学计划。

如果不曾来到这里,我永远不会知道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不曾亲眼所见,我永远也不会知道最基本的陪伴却是他们内心最珍贵的礼物。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城里打工,孩子们在家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每一个弱小的肩膀上都承担了太多与自己年龄不符的沉重责任,“坚强”到让人心疼。

每次活动结束之际,孩子们会拉着我的手,问:“老师你明天还来不来?”我一时哽咽,竟不知该怎么回答。在恋恋不舍的目光中,挥手告别,大巴车开出几百米,回头却还能看到孩子们久久站立在校门口,目送着我们远去。支教团依旧在路上,我答应有机会一定会来看他们,也会去看更多和他们一样的小朋友。

似乎只是转眼间,我已经在那坡度过了363天。现在,猝不及防地就要和学生们,和这个地方,告别了。孩子们从不认识26个字母,到可以正确造出三个基础时态的句子;从刚来时怯生生地问能不能跟我合照以便去发快手,到现在课间大大咧咧出现在办公室窗外问我要糖吃……一年的点点滴滴,总像放电影一样来回播放。我不断地翻照片,反复看孩子们给我写的信,虽然笔迹稚嫩,但字字珍惜。离别终来临,孩子们问:“miss yu,你会忘了我们吗?”不会,我们的故事不会因此而落幕,西大研支团老师和孩子们的故事,会继续下去。

(摘自广西大学报618期)


编辑:

上一条:校友杨宁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央视又用3分钟报道她!

下一条:广西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忆录摘编(一)

网站地图